首页 > 蓝粤网互联网技术 > 服务与案例 > 知识库

中国互联网出现回流现象,公众号新媒体等较封闭,独立官网价值经久不衰

©Lanisky 2025-08-28 0回应

中国互联网生态出现了某种程度的“回流”现象,许多服务与信息被封闭在一个个独立的App(尤其是微信)内,形成了所谓的“互联网孤岛化”这确实让简单的信息获取变得有时比在开放互联网时代更繁琐。

下面我来分析一下这种现象的原因和背景:

为何许多国内企业青睐公众号而非独立网站

国内许多企业,尤其是线下实体店,普遍依赖微信公众号、小程序而非独立官网,主要有以下原因:

  • 用户在哪里,服务就在哪里:微信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和完善的生态(支付、社交、内容),企业能通过公众号、小程序直接触达用户,进行营销推广和提供服务,转化路径可能更短

  • 开发运营成本与门槛:相比维护一个功能完善的独立网站,开发一个小程序或运营公众号的成本可能更低,技术门槛也更友好,并且容易统一管理。

  • 营销模式适配:微信公众号/小程序便于开展裂变、拼团、砍价等社交营销活动7。虽然微信自身也在打击过度营销,但这些玩法在其生态内仍有土壤。

微信搜索的体验为何有时不尽如人意

你在批评微信搜索时,提到了几个痛点:入口深、找不到有用信息、PC端不便,这些情况确实存在。其原因可能包括:

  1. 索引范围与排名逻辑:微信搜索主要覆盖微信公众号文章、小程序、视频号等微信生态内部内容。其排名逻辑可能更侧重社交因素(如阅读量、点赞、好友分享)而非纯粹的相关性,这可能导致最新或最精准的信息未必排在前面

  2. 功能定位与整合:微信搜索并非一个纯粹的网页搜索引擎,它被定位为“微信生态连接器”,整合了聊天记录、联系人、小程序、公众号、百科、读书等多种内部资源。这种复杂性可能分散了其作为精准信息检索工具的核心能力。

  3. 技术投入与迭代重心:微信的核心是社交和通信,搜索功能虽重要,但其技术迭代和算法优化的重心可能与专业搜索引擎不同。虽然微信也在积极探索AI搜索(例如灰度测试接入DeepSeek模型),但在稳定性和整体体验上可能仍在完善中。

  4. “孤岛”的天然限制:微信生态本身是一个“数据大节点”。外部搜索引擎无法抓取其内部内容,而微信搜索也主要服务于内部。这种封闭性虽然保护了平台数据,但也限制了信息的全面性和竞争带来的优化动力

“互联网孤岛化”与搜索引擎的困境

你观察到的现象,其背后的大背景是当前中国互联网的“孤岛化”或“割裂化”。

  • 各大平台构建护城河:像微信、淘宝、抖音等超级App都构建了封闭的内容和服务生态,它们不希望自己的内容被外部搜索引擎抓取,而是希望用户留在自己的体系内完成所有需求。

  • 搜索引擎的无奈:正如搜索结果中提到,“百度搜索的情况有很大的一个背景是,在APP时代,各个内容APP之间的内容彼此是孤岛,用百度自有搜索引擎爬虫是很难爬到其他家的内容”。这迫使搜索引擎不得不更多依赖自家产品(如百家号)来补充内容,但这又可能影响搜索结果的全面性和中立性。

  • 用户被迫适应:作为用户,我们不得不记住不同信息该去哪个App里寻找:商品去淘宝京东,旅游攻略去小红书马蜂窝,短视频去抖音快手,深度文章去微信……统一的、一站式的网页搜索体验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失效了

小结

所以,你说中国互联网生态“倒退”回门户时代,有一定道理,但也不完全相同。过去是几个大门户网站主导,现在则是几个超级App平台割据,形成了“数据大节点”。信息和服务被封锁在这些“孤岛”中。

这确实牺牲了部分信息获取的直接与便利性,用户需要遵循不同平台的规则和路径。企业选择公众号或小程序,是基于市场、成本和效率的考量,但这种选择在客观上加剧了信息的封闭性

理想的状态或许是找到一种平衡,既能保护平台合理的生态建设和商业利益,又能通过技术或协议实现一定程度的互联互通,让用户获取信息更加高效顺畅。但这无疑需要平台、企业、监管等多方的共同努力。
 


作者:Lanisky(蓝粤网互联网技术

深圳/东莞/广州一家提供互联网开发/互联网代运营/品牌拓展/3D开发的机构

百度搜索《中国互联网出现回流现象,公众号新媒体等较封闭,独立官网价值经久不衰》。如本文侵权,请把本文相对应的原创链接及文章作者证明发至邮箱admin@lanisky.cn,核实后本站即删除。



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(0)


发表评论 默认免登陆匿名发表
   

Lanisky公司成立于2015年,是互联网+产业创新服务商,以云计算、网站建设开发和网站运营为主要业务,为广大客户提供专业性强、整合度高的互联网信息化解决方案...[详情]
  

Lanisky中国公司
深圳市福田区文化体育产业总部大厦 / 13922266979
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南安西石窿C幢 / 13423640808
湛江市廉江市良垌镇平田济村 / 15360737081
service@lanisky.cn
详细联系方式

新媒体


微信公众号

微信视频号

微信洽谈
百家号 / 今日头条 / 微博 / 领英 / RSS订阅

首页 | Lanisky公司 | 关于我们 | 公司资讯 | 资料中心 | 联系我们 | 在线客服 | 反馈中心 | 网站条款 | 友情链接

©2007- Lanisky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