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蓝粤网互联网技术 > 服务与案例 > 知识库

自媒体运营很多人成功?极少成功

©Lanisky 2025-11-06 0回应

自媒体很多人成功?
其实仅仅是幸存者偏差,成功的大概占3%左右。
真实情况是自媒体门坎为零,刚毕业的人也可以做,甚至农民都可以。
所以网站运营和自媒体运营,并不是杀手锏,而是必修课

在社交媒体上,我们时常看到诸如“乡愁沈丹”这样拥有千万粉丝的自媒体创作者,通过短视频带动家乡特产销售,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。类似“天门汪先森”的助农直播能在短时间内将数万斤农产品卖向全国。

这些成功故事吸引了大量跃跃欲试的入局者。然而,真实的自媒体行业远非遍地黄金。数据显示,绝大多数自媒体创作者难以仅凭此维持生计,所谓“人人可成功”不过是现代版的幸存者偏差。


幸存者光环与表象下的真实

成功自媒体人的光环格外耀眼,容易形成强烈的示范效应。如“乡愁沈丹”在抖音平台拥有超过2400万粉丝,全网粉丝量达到4000万,单条视频平均播放量超过2000万。

这类顶尖创作者的故事通过媒体放大,成为行业标杆,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涌入自媒体行业。尤其是当看到“天门汪先森”通过助农直播将5万斤拖市地瓜卖向全国,或者“丽江石榴哥”通过短视频平台帮助果农销售地方农产品时,更多人相信自媒体是条快速致富的捷径。

然而,这些成功案例仅仅是冰山一角。95.2%的主播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,而月收入超过10万元的主播仅占0.4%。

在视频平台YouTube上,所有视频播放量的中位数仅为54次播放。这意味着,如果你的视频播放量超过54次,你就已经战胜了一半的视频。60%的自媒体月营收不足一万元,普遍反映变现困难。

自媒体行业的底层现实

自媒体行业进入门槛几乎为零,一部智能手机就能开始创作内容。这种低门槛特性吸引了大量人群尝试,包括刚毕业的学生、农民、全职妈妈等各行各业人士。

然而,正是这种低门槛导致了行业的激烈竞争。当所有人都能轻松进入时,脱颖而出变得异常困难。自媒体行业遵循着甚至比“二八法则”更为极端的分配原则——可能接近1:99的比例,即1%的创作者获得了绝大部分关注和收益。

自媒体创作的收益也远不如外界想象的那么高。例如,在B站,一个拥有9000粉丝的创作者,每天6000播放量带来的收益大约仅为5-10元。西瓜视频上一个拥有228粉丝的创作者,每天播放量300左右,收入约12元。

幸存者偏差的形成机制

为什么公众会对自媒体行业产生如此严重的误判?幸存者偏差是核心原因。人们天然更容易关注到那些成功的案例,而失败的尝试往往无声无息地消失。

传统媒体和社交平台算法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偏差。平台推荐机制倾向于推送已经受欢迎的内容,使得头部创作者获得更多曝光,形成“富者愈富”的马太效应。

自媒体平台的内容推送机制加剧了认知偏差。当用户对某一类型的内容感兴趣时,算法会持续推送类似内容,创造出一个信息茧房,使人们难以全面了解行业的真实状况。

重新审视自媒体价值

尽管成功比例极低,但自媒体确实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不可忽视的传播媒介和就业形态。重要的是要以正确的心态看待自媒体,避免被“幸存者偏差”误导。

自媒体可以成为传统职业的有益补充,而非替代。将自媒体技能视为现代人综合素质的一部分,而非单纯的赚钱手段,可能更为理性。

自媒体运营和网站管理能力正在成为数字时代的一项基本素养。随着数字经济深入发展,这些技能在各种职业场景中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。

与其将自媒体视为致富捷径,不如将其看作是一种数字时代的表达能力和传播素养。掌握自媒体技能,意味着具备了在数字时代有效发声的能力。


再看“乡愁沈丹”的成功,背后是她组建团队、创办茶厂、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、开展电商直播培训等一系列扎实的产业化运营。而那些我们未能看到的失败尝试,往往止步于内容创作的第一步。

随着中央网信办加强对“自媒体”管理的13条要求出台,行业正逐步走向规范化和专业化。未来,自媒体将不再是一个神秘的“造富”行业,而是数字化时代的一项基本技能

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,掌握自媒体运营不再是一个选项,而是数字时代的必修课。真正有价值的不是自媒体本身,而是其背后代表的数字时代基本素养——有效沟通、内容创造和价值传递的能力。


作者:Lanisky(蓝粤网互联网技术

深圳/东莞/广州一家提供互联网开发/互联网代运营/品牌拓展/3D开发的机构

百度搜索《自媒体运营很多人成功?极少成功》。如本文侵权,请把本文相对应的原创链接及文章作者证明发至邮箱admin@lanisky.cn,核实后本站即删除。



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(0)


发表评论 默认免登陆匿名发表
   

Lanisky公司成立于2015年,是互联网+产业创新服务商,以云计算、网站建设开发和网站运营为主要业务,为广大客户提供专业性强、整合度高的互联网信息化解决方案...[详情]
  

Lanisky中国公司
深圳市福田区文化体育产业总部大厦 / 13922266979
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南安西石窿C幢 / 13423640808
湛江市廉江市良垌镇平田济村 / 15360737081
service@lanisky.cn
详细联系方式

新媒体


微信公众号

微信视频号

微信洽谈
百家号 / 今日头条 / 微博 / 领英 / RSS订阅

首页 | Lanisky公司 | 关于我们 | 公司资讯 | 资料中心 | 联系我们 | 在线客服 | 反馈中心 | 网站条款 | 友情链接

©2007- Lanisky All rights reserved.   

在线客服系统